假如未成年犯罪逃亡,被抓到或者自首后怎么样定罪量刑?
根据未成年还是成年?
这是混淆了刑事责任年龄的定义。
1、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应该从轻、减轻处罚
国内《刑法》规定,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,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。
在实践中,符合这一条件的,基本都是给予减轻处罚的。
譬如:犯故意伤害罪(重伤)的,对其量刑幅度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。但若是未成年人犯本罪,那样其量刑幅度就会在三年以下。
在法定刑以下量刑,就减轻处罚。
这个所谓的未成年人的年龄,是指其犯罪时的年龄,不是指其归案时的年龄。
2、犯罪后逃跑,再自首的,依旧可以被认定为自首
依据国内《刑法》的规定,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,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其中,犯罪较轻的,可以免除处罚。
在实践中,有自首情节的犯罪分子,通常都是给予酌情从轻处罚。
自首的条件是犯罪将来自动投案,并如实供述我们的罪行。
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,就成立自首。
这跟自首时的年龄无关,也跟犯罪时的年龄无关。
譬如:犯罪时满16周岁,逃亡三年,19周岁时自首或者被抓,那样在考察量刑时,是应该根据16周岁的年龄处置的。
所以,无论是被抓、还是自首,假如可以确证犯罪时为未成年人的,根据其犯罪时的年龄按未成年量刑。
引使用方法条
中国刑法